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化验诊断 > 检验手册 > 功能检查 > 计算机体层摄影
编号:10384138
螺旋式CT
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 进入第三,第四代CT以后,许多影象专家们认为,CT机的基本结构已经比较成熟定型,不会有较大发展,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,直到80年代后期,高低压滑环技术以及连续式螺旋扫描技术的发展,使CT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,克服了胸腹部器官因呼吸运动造成CT扫描漏层现象。计算机软件也有了发展,常规扫描时间缩短到0.6s,图象重建时间也可缩短到6s以内,显示矩阵可达到1024*1024,计算机的图象储存功能增加,由原来的磁带储存改进到光盘储存,使CT机本身的技术基本上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。特别是近年通过重大技术改进而成的螺旋式CT扫描刷新了CT在临床使用中的优势;通过螺旋式CT扫描就能够在30s以内,对一个解剖部位持续不断的扫描,形成一个连续的螺旋式断面解剖图象,假如把传统的CT切层当成象切萝卜那样一片一片地切,则螺旋式CT就象做螺钉那样的螺旋式切割一片接一片的萝卜。这项重大技术突破,主要是环滑式;连续X线管球运动,配备移动式检查台的设施,尤其重要的是对CT计算机性能作了巨大的改进,目前已充分肯定的螺旋式CT优点是螺旋扫描中无间隙,避免了器官随呼吸而运动时“小的病理”改变被漏掉,并且可重建出比传统CT扫描质量高的CT三维图象。比如传统CT扫描肺底和上腹部器官时,常因呼吸运动而漏掉病灶,而螺旋式CT扫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CT扫描’而出现的漏层现象,大大地改进了这些器官CT检查的正确性。螺旋扫描时间,将原来传统CT扫描一个部位需几分钟的时间缩短到几秒钟就能完成,尤其适于不合作病人的检查,明显地方便了‘儿科病人,急诊病人以及有智能缺陷的病人,可免除这些病人在检查前用安定,镇静或麻醉药物处理之麻烦。由于扫描时间的缩短,还可减少造影剂的使用量,从而降低了药物副作用,也降低了造影剂费用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螺旋式CT的不足:图象中噪音增加,分辨率有所下降,图象处理时间较长等。

    CT适合于全身各部位新生物即肿瘤的检出,小部分肿瘤的定位诊断,肿瘤分布范围,浸润和转移以及CT引导下的活检;适合于全身多数部位炎症检出及其范围大小的确定,如脑、眶、鼻窦、纵隔、肝(细菌或原虫等炎症或脓肿)胰以及骨骼等部位的炎症;适用于全身各部大血管病变(血管畸形,血管瘤,血管闭塞以出血)等的检出和定性诊断;对确定重要脏器外伤出血有定量及定性的重要价值,对多种外伤异物定位亦非常有价值,对某些部位钙化或结石的检出非常敏感。CT还适用于某顺官变性或先天异常的检出,如肝脏脂肪变性和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异常等。

    主要特点与不足

    CT检查图像清晰,密度分辩率高,它比普通X线检查高10~20倍,头部检查能显示脑组织的灰质与白质,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,可直接显示脑瘤、脑出血、脑梗塞等改变;肺部检查能清晰显示肺细小纹理;可清晰显示肝、脾、胰、肾、肾上腺等器官形态,轮廓及其病变,这些均是普通X线检查不能显示的。CT检查能提供一真正的断面图像,这些图像既无不同器官病灶互相重叠的影像,以致干扰观察,又能提供受检层面器官和病灶的细节,使定位准确性达到很高的水平。CT检查操作简单、安全,它与X线平片、核素和超声检查一样,对受检者无痛苦情况下完成检查,称之谓无创伤性诊断方法,经测量,病人在CT检查过程中所接受的照射量均在安全允许范围以内。

    虽然CT检查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和优点,但仍有其限度,最主要的是对病变检测的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仍不很高;对胸部检查虽可发现普通X线片不能检出的隐匿性病变,但对肺的良性,恶性病变的区别仍十分困难;腹部病变的定性也存在不少问题。特别是CT检查费用高,难以对早期肿瘤筛选,当前一般认为CT、B超、常规X线、核素扫描以及MRI等影像手段是互相补充、相辅相成的,而最后的定性诊断仍需细胞学的检查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